作为一个山里人,更是农村人,对乡村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乡村文化在我的思想上打上了永久的烙印,始终热爱乡村文化,迷恋乡村文化,为乡村文化鼓与呼,传承和宣传本地的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受水平所限,只能就自己的所感所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乡村文化根治于乡村,浓郁的乡土味道最接地气儿,永远不会过时。
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从农业文化发展来的,最具代表性的恰恰就是乡村文化,理论上俺说不来,现在已经进入腊月了,结婚的新人多了,而距离新年更是一天一天的近了。就举一些俺们这里山区乡亲们喜闻乐见的本土文化,和小伙伴们进行分享。
剪纸、窗花等等就非常具有乡土味道。剪纸来源于农村的窗花,旧时窗纸既能遮挡风雨,贴上窗花又十分美满喜庆,这些乡亲文化已经成为乡村非遗文化的代表,特别是在结婚的日子,洞房里,房屋内外都会有剪纸类的图案出现。在婚礼场合大红的“双喜”更是必不可少,无处不在,不但受到乡亲们的欢迎,城里人也同样喜欢,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婚庆必备。
新年以年画为代表的春节文化,既是乡村文化的代表,更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围绕着春节的一些列文化十分丰富多彩,各地区、各民族又各有独特之处。从吃到穿,从一些列喜庆活动到风俗礼仪,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从已进入腊月,基本就开始围绕着过年而层层升温,到大年初一进入高潮,然后整个正月又都是春节的延续,到了正月十五又是一个新的高潮,然后逐渐消退。
二、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中国始终处于农耕社会,农耕文明贯穿中华文明几千年,现在我们说的乡村文化,其实更多的仍然属于农耕文化。就是所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谓的“男耕女织”,所谓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些即使农耕的形态,也是农耕文化,共同构成丰富多下的乡村文化。
农耕文化最直观的就是农业劳作,包括农耕工具的实用性、艺术性。农耕技术的多样化、生活化,表现形式就是具体的农事活动,劳动形态,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等等。牛耕、播种、除草、施肥、收割、脱粒、晾晒、储藏等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文化符号。既是具体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文化形态。
以农耕活动而衍生的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传统等等,诸如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都脱胎于农耕文化的艰辛和奋斗不息的精神。从早期的《诗经》,到盛唐的诗词,到处都飘荡着农耕文化的声音。
中国农耕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精髓。被世界气象界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来源于农业生产,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既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也是人们提前预知天气概况的最简易法宝。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非遗文化代表。
三、乡村文化贯穿于农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于乡亲们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
乡村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到农村去,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并被其感染,被其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