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位于河南省浚县,属于豫北平原的鹤壁市。因处于浚县县城的东郊,基本和县城连在一起,当地人也把大伾山叫做东山,黎山。
大伾山虽然属于太行山的余脉,但其实是很小的一座山。海拔只有区区的135米,相对高度更是只有70米,其山势可见一斑。
但是,大伾山属于平原地带耸立的孤峰,虽然不高,但也显得十分突兀和稀少,自古以来就称为当地的胜景。有陡峭的山势,有浓郁的松柏,有秀美的风景。但大伾山最值得游客游览观光的元素则是其悠久而珍贵的宗教建筑、文化古迹和相应的有关旅游景点,主要包括:
一、北方最大,也是最为古老的大伾山大石佛。
其开凿于北魏时期,是现存再造的佛教摩崖造像,因为其开凿时间早,表现出早期造像艺术不成熟的特点,造像的比例、方墩座、平板脚等,都不能算是完美的造像。但为早期摩崖造像的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历史物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不可否认的是,大石佛因其年代的久远,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不是完整的原始造像,也为后人留下了遗憾。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宝文物。
二、大伾山文化艺术最高的当属山上大量的摩崖石刻。
大伾山摩崖石刻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多达460余处,包含唐代以来一直到明清各个时期的摩崖石刻。更有明代大书法家王铎的书法,是难得的书法珍品。大伾山景区推出的“摩崖石刻风情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引起相关爱好者的热捧,前来欣赏、学习、游览,成为景区的核心卖点。
三、丰富的宗教研究价值。
大伾山早期的宗教艺术包含儒释道并存的状态,现在还保存有道观、佛寺、石佛、石刻、古建等文物古迹数百处,各具特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后周显德年间刻的“准敕不停废记碑”是研究后周灭佛的重要资料。为研究佛教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有很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