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主持建造的。是玄奘法师用来存放从西域带回的梵文经典、佛像、舍利的。
唐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保存经丝绸之路从天竺(印度)带回长安的佛像、经卷,主持修建了大雁塔。大雁塔最初修建了五层,后来又加盖至九层,再后来,大雁塔的高度和层数又有多次的更改,最后固定为我们现在所见的七层。现在的大雁塔通高64.517米,底层的边长为25.5米。
大雁塔的前世今生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因此又名“慈恩寺塔”。
唐永徽三年,唐朝一位名叫玄奘的高僧,在东南亚特别是印度一带考察、旅游、学习了一圈,回到了大唐首都长安。作为一名高僧法师,他带回了大量的舍利、佛像和梵文经典等,为了供奉这些宝贝,他领导了一批“农民工”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这就是慈恩寺塔。
在后来的若干年内,慈恩寺塔几经改建,慈恩寺塔时而加高,时而降低,最后才定格在七层高,名字也由慈恩寺塔改为大雁塔。
大雁塔是因寺建塔,寺在先,塔在后,和宝鸡的法门寺因塔建寺(塔先寺后)刚好相反。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代皇室敕令并主持建造修建的皇家寺院,是唐长安城内最宏丽、最著名的佛寺,规模宏大、地位显赫。
玄奘法师为大慈恩寺的“寺长”也就是第一任住持方丈,被佛门弟子们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法师于唐贞观三年(629年)单人独骑,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游学西域(这是最早的研学之旅吧)。他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难跋涉,徒步五万余里的孤征,终于达到佛教圣地天竺(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要有成就还得留学外国呀)。后来他又用了五年时间游遍了天竺佛国,研学寻道(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有道理的),终成正果。
16年后的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大师带着经卷657部、佛像八尊和大量舍利,回到了长安的家中——大慈恩寺。
几年后,他就在大慈恩寺内修建了大雁塔,用来收藏这些舍利、佛像和经卷。关键是他要在这座大雁塔内把些梵文经卷翻译成人话呢。
玄奘法师其人
玄奘,唐代高僧,陈姓、名祎、洛阳偃师缑氏镇人。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玄奘游学西域,研习了《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集量论》、《对法论》、《百论》、《中论》、《俱舍论》、《顺正理论》、《大毗婆沙论》、《声明论》、《因明论》等论典(不用说精通,就是能记住这些学问的名字也可称大师了)。
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
实际上,玄奘法师在我心中的印象是这样的:唐代高僧,所以叫唐僧,白白胖胖的,成天只会“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也会念一些“@#%¥…&**)&*()&…¥%&”,然后就是大圣徒弟捂着脑袋大喊起来:“师傅,别念了,别念了……”。
还有就是唐僧肉很好吃,可以长生不老,所以那么多的妖魔鬼怪都要吃他的肉肉。
妖怪没吃到唐僧肉,但现在的人有好多倒是吃了不少的唐僧肉。
二圣三绝碑
大雁塔底层南门洞的两侧嵌置有两块碑石,西边碑石上的文字是由右向左书写的,内容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东边碑石上的文字是由左向右书写的,内容是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人称“二圣三绝碑”。世称《雁塔圣教》。
这两块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由玄奘法师亲手竖立于此的,至今保存完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门票信息
大慈恩寺50元/人,登塔3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