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人笔下,山村美景和农耕生活都是满满的诗意。作为喜欢乡村旅游的爱好者,这是希望的。
其实,本人就生活在农村,生活在山区,农耕生活给自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不是向往的问题,而是热爱自己的故乡、迷恋自己的家乡。
一、晚风笛声残,夕阳牧童归,是山村的日常。
这是一种恬淡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乡亲们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来也无声,去也无声。
山村生活是人的生活,大自然也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山水溪流、晚风扶柳、日出日落、风花雪月,同样是自然地一种状态。
这是一种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写意画。只是牧童越来越少,甚至很少见到牛羊,偶尔有,也是留守老人在放牧。儿童都住进城、进学堂学习了。所以,在农村是极少见到牧童的。在地里劳作的基本上也都坚守家园的老年人。
二、山村美景和农耕生活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宠
一方水土,一方美景。随着人们迁出山区住进城市、乡镇,山区的生态获得更好的自我修复,山更青、水更绿成为现实。眸然回首,原来乡村是这么美。正是发展旅游难得的资源。
路通百通。山区亮起来,网络通起来,厕所革命,庭院绿化,甚至日渐式微的农耕生活也作为旅游资源焕发新的生机。农民成为“演员”,成为“股东”,成为“工人”,山村美景和农耕生活成为城里人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瓜果采摘、研学创作的旅游目的地。
三、山村美景是自然景观,没有人造景观的同质化缺陷。
每一个山村都有自己特有的山水景观、独特的民俗风情,包括地域性的节庆活动、手工制作、饮食习惯、耕作方式等,每一种都是独特的,甚至是唯一的。这些才是乡村旅游的精华。
但现在也有一种趋势,舍弃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追逐所谓“欧式风格”、“徽派建筑”,以所谓的整齐划一和统一规范,扒旧建新,严重的同质化建设成为千村一面的风景。
这是对乡村风景的亵渎,也是乡村旅游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