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坐大巴,自己预订的座位被一位50+的老太太“霸占”。经过据理力争,要回自己的座位无可厚非,应该受到道德谴责的是“霸占”座位的人,对方即便是个50+的老太太,也有自己起码的道德底线。
一、对方“霸占”自己的座位本身就是不道德,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和正常公共秩序的行为。
外出旅游,一般都是提前预定的大巴,一个旅客都会有一个提前预定好的座位,按号就坐本身就是一种秩序行为,如果都不按号就坐,那么座位号码就失去了意义, 公共交通上的秩序就得不到保证。
根据提问中的描述,其实那位50+的老太太确实有自己的座位号,只是在上车的时候挑肥拣瘦,不按号码坐自己的座位,而未经对方同意,“霸占”了对方预定的座位,这本身就是不合理,在对方提出要坐自己座位的时候,理应表示歉意,把座位还给预定着,坐回自己预订的原有座位,才是正确的做法。
二、交换座位要以双方自愿同意为前提。
旅游途中,如果确实有必要交换一下座位,那就要和对方进行合理的协商,得到对方的谅解和同意后,再互相交换座位,这样也算两全其美。对方不在现场的情况下,老太太先坐一会儿,如果对方默认了交换座位的事实,也是可以的。但在对方提出不愿意交换座位的情况下,老太太就应该主动让出别人的座位,坐回自己的座位,不能因为以自己“晕车”为理由,不愿让出不属于自己的座位。
三、尊老是优良传统,要以自己值得尊重为前提。
不论是旅游途中,还是其他什么场合,现在舆论上对老人的态度也是有各种评价的,至于“坏人变老”、“老人变坏”之类的论调都是以偏概全的偏激言论,不应该提倡。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不仅不应该丢弃,而且还应该进一步发扬壮大。
“尊老”应该包括两方面的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年轻人应该尊重老人。每个人都会变老,年轻人应该主动去尊重老人,让尊老成为一种风尚,形成良性的社会道德规范,年轻的时候尊老就是预支将来自己老了被社会尊重。第二层意思,老人应该值得尊重。作为老年人,为社会、家庭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作为老年人这种受尊重是一种被动受尊重,至少,老年人要占据道德的制高点,让年轻人值得尊重,而不是强行索取,认为“我老就该受尊重”。从而做出强词夺理,甚至“霸占”、“强迫”别人来尊重自己,这样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引起年轻人的反感,降低了尊老的主观意愿。
四、回到这个问题本身,50+老太太“霸占”座位在先,反而一错再错。自己贬低了自己作为老年人受尊重的身份。
在对方已经提出不愿意交换座位,而且媳妇有孕在身的情况下,主动离开座位是最妥当的做法。但老人不但不表达歉意和对方进行商量,又以“晕车”为托词不愿意坐回自己的座位。在对方据理力争的情况下,才勉强离开,甚至还要“反咬一口”,故意贬低“现在的年轻人”,在这种情况,老人已经彻底失去了自己占据的道德制高点,难怪车上的其他的乘客会以目光表达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