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蛋疼的太监博物绝对小众。
北京石景山模式口有一座古墓,是全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太监墓群,埋藏的是明朝一位位高权重,却得以善终的大太监田义,以及追随他的宦官们。
太监这个行业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而彻底消失了,但其作为封建皇权的一个文化符号却保存了下来。田义墓内有一座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以宦官为主题的文化陈列馆。
残忍的场景,不忍直视。 发现的阉刀,正是它帮着不少人完成了从平民到宦官的一步之遥。它不仅彻底剥夺了他们作为一个男人的权力,也彻底断送他们改行的念想。
净身房的阉割场景:被阉割人上身穿短衣,下身赤体,仰卧于手术床上,四肢紧缚,房柁上垂下一条线绳,将被割物紧紧缚住。“刀儿匠”乘被阉人分身之际,用右手掌握住阉刀,左手向被割处一握,一刹间便将割物割下。乘被阉人晕厥,立即进行“拴筋”,将被割处筋拴住,使之缩不回去。倘若缩去,人即死亡。
“拴筋”后,接着进行“开门”,用一根四五寸长,细而光滑的笔管插入尿道,便于排尿。然后敷药,缚以白布绷带。这个手术过程用时不超过十分钟,手术后调养期间,严控饮水,12天撤去笔管,21天可下地,4个月后方可完全愈合。
历代君王为了隔绝宫内女性与其它男性的交往,由此形成了太监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这也并非我国独有,在古代奴隶制的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等古国之中也曾出现过宦官,只不过退出历史舞台比中国要早些而已。
那么是谁负责给太监阉割?清末北京阉割业主由两家垄断:一是南长街会计司胡同“毕五”,二是地安门内方砖胡同的“小刀刘”。
大太监田义何许人也?
也许是受到影视作品中太多的渲染,提及太监我们常常会想到那些祸国殃民、嗓音尖细、惺惺作态的奸臣。但这个田义,却是一个忠心有为的内廷官员。
在田义墓里找到了这样一块石碑,碑文翻译成白话文大概是这样的:田义9岁净身进宫,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伺候过嘉靖、隆庆和万历三代皇帝。颇受历届皇帝信任,想当年田公公去世时,万历皇帝极为伤心,不但赏赐大量陪葬物品,还特意辍朝三日,就是三天不上朝。这是皇帝给予手下人最高规格的哀悼。不但如此,万历皇帝还特意命人挖地宫埋葬。
我们知道在古代,石像生是专门安排在皇陵墓前的皇家护卫队,太监墓的门口是不能有石像生的。但是田义墓不仅有,而且还很特别,给他守卫的“翁仲”还是堂堂的一品大臣,要知道在明朝太监只是一个四品的官衔。万历皇帝对田义的器重程度可见一斑。
既然是太监墓群,这田义墓里面安葬并不只是田义一个人,可咱们都知道这太监没有后代啊,其他几位都是谁呢?
这还得从太监下葬的习俗开始说起,太监们自选择这个行业开始,就已经被剥夺了一个男人的绝大多数权力,无儿无女,因此去世之后也是相互追随,而“功成身退”的田义,堪称行业典范,因此很多宦官死后都追随他,安葬在田义墓周边,可惜的是田义墓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周边的随葬墓也没能幸免,如今空留下6个墓穴。
位于田义墓坟冢院落东南角的一处太监墓地宫,也是继田公公地宫开放之后的第二座可供参观的地宫,这么多墓穴为什么只增加开放这一处呢?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个墓穴是后来才搬迁过来的,它的主人据专家推断是服侍崇祯帝最后一同在景山上吊的大太监王承恩。2006年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靶场的施工中被发现后来搬到这儿来的。